弹词
拼音tán cí注音ㄊㄢˊ ㄘˊ
弹词的基本解释
◎ 弹词 táncí
[fiddle ballads in Chinese southern dialects] 流行于南方各省,集说、唱、弹于一体的一种曲艺形式,曲调、唱腔各异,用三弦伴奏,亦可加琵琶伴奏
弹词的详细解释
1. 曲艺的一个类别。一般认为形成于 明 代中叶。但据 明 臧懋循 《负苞堂文集》记载, 元 末时可能已有之。有 苏州 弹词、 扬州 弹词、 四明 南词、 长沙 弹词、 桂林 弹词等。现在流行的弹词,表演者大都一至三四人,有说有唱或只唱不说。乐器多数以三弦、琵琶或月琴为主,自弹自唱,坐唱形式。 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馀·熙朝乐事》:“其时,优人百戏,击毬关扑,鱼鼓弹词,声音鼎沸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六》:“ 沧州 瞽者 刘君瑞 ,尝以絃索来往余家,言其偶有 林 姓者,一日薄暮,有人登门来唤曰:‘某官舟泊河干,闻汝善弹词,邀往一试,当有厚賚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八回:“ 安老爷 向来於戏文弹词一道本不留心。”
2. 指说唱弹词的底本。 冰心 《南归--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》:“谈到母亲看的书,真是比我们家里什么人看的都多。从小说、弹词,到杂志、报纸,新的、旧的,创作的、译述的,她都爱看。”
3. 弹章中的文词。 明 冯梦龙 《古今谭概·迂腐·弹发御史》:“一日闻进札子,众共侦之,乃弹御膳中有髮,其弹词曰:‘是何穆若之容,忍覩鬈如之状。’”